讓自己成為無法被忽視的存在(音樂人成就事業的七個關鍵要素)
你是不是有時候會跟我一樣,看著那些音樂世界裡的頂尖高手,然後心裡想著:是什麼讓他們如此出色?他們是否天生擁有什麼難以解釋的特質?他們是天才吧?
我也曾經覺得大部份頂尖高手的才華是天生的,這一輩子註定比我們更容易成功⋯⋯但我後來慢慢的開始不這麼認為了。
相信其他人天生擁有超凡的能力,大概是最懶惰同時又最完美的藉口——讓我們對自己想要擁有的人生以及需要付出的努力,一個幾乎完美的台階可以下。但所有人都發自內心地知道,那些所謂的高手其實和大部分人一樣,就只是一個普通人。
我們把成功的人稱做「神童」和「天才」,就只是為了讓自己好過一些。
儘管確實有些人進步的速度會比其他人快,但他們之所以可以表現卓越——無論任何領域——其實都有一個實踐方法,同時我們大多數人的潛力也遠超過自己的想像。
任何領域中的「天份」,其實到最後都可以破解為對一件事情的專注奉獻,以及有效率的修煉方式。這使人們由普通變得優秀,再從優秀到成為卓越。
今天我想來聊聊關於「下苦功」這三個字背後的心理陷阱。
許多音樂人都明白,想要變得優秀是需要努力的。他們知道,無論是對音樂能力的掌握、演出的呈現方式,還是建立群眾基礎,都需要下苦功努力實踐。
然而儘管很多人都會頻繁地練習、持續發布內容等等,但大多數人都無法達到他們希望達到的「偉大」。而問題就在於我們以何種方式「努力」,以何種方式「下苦功」?
我自己就是最明顯的反例:
我 13 歲就組了樂團之後開始當街頭藝人,16 歲簽進滾石唱片到現在我已經 33 歲了,將近 20 年的「苦工」,任何人都會期望自己是非常優秀的。但我知道自己在彈奏樂器、音樂製作、作曲編曲等等任何方面說真的都沒有特別厲害。
因為我一直在進行的叫做「常規練習」:就是每天都會花足夠的時間來練習,不過一旦達到某個水平,我們的練習效果就開始遞減。
認為投入的「時間」就等於「能力」是一個常見的巨大錯誤,尤其在這個抽象的藝術領域。
對於音樂人來說,這可能意味著一遍又一遍彈奏相同的東西,而不是嘗試學習新的(且有挑戰的)東西。或者我們可能不斷創作新的音樂作品,但是在技術或藝術上都沒有真的嘗試跳出舒適區,最多就是不斷重複我們擅長的風格、擅長的編曲架構,甚至同樣的和弦組合。
這同樣適用於社群經營,許多音樂人確實堅持持續產出內容,但也就僅此而已。大部分的人並沒有那個動力去不斷努力超越自己,然後在這些平台上取得真正偉大的成功。
這就是所謂的「常規練習」,而如果你想變得優秀和卓越甚至偉大,那這就是最危險的陷阱。
而「常規練習」的反義詞,就是「刻意練習」—— 也就是有意識的不斷擴展能力,確保每一次練習都能讓你真正往前進。「刻意練習」就是兩個人同樣在某個領域工作了五年,然後其中一個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後另一個人就是「還可以」的根本差異。
《刻意練習》這本書的作者 Anders Ericsson (他被稱為「研究專家的專家」)將它定義為:「由教練或老師特別設計的個人化訓練方式,通過有系統和連貫的重複練習,來提高個人特定領域的表現」。
想想對音樂人來說,這代表的是什麼?
當然不會是無意義地練習音階或重複演奏自己喜歡的歌曲,而是有意識的在技巧、藝術性尤其心理狀態上,為自己奠定一個能夠持續往前的方式。
當我們看到像莫扎特這樣的“神童”,自然馬上就會認為唯一的解釋就是「阿他就天才」,結果事實證明他老爸就是個逼死人而且同時還是刻意練習的忠實擁護者。在莫札特很小的時候,他就一直在推著莫扎特往前不斷突破極限。
根據 Ericsson 在著作中的說法,「刻意練習」才是所有卓越表現者的共同特點,即使是我們視為「天才」或「神童」的人也是如此。
儘管我們都希望變得卓越,但大部分的人卻始終都做不到,這背後有一個非常簡單的原因:
「刻意練習」真的超他媽痛苦而且一點都不有趣。
刻意練習要求你不斷將自己推出舒適區,而這需要健康強大的心理素質和努力,因為基本上所謂的「刻意練習」就是在要求你永遠都一直感覺自己正在從零開始。
尤其當涉及到創造力時,我們很難理性地認為一些不好玩的事情是值得追求的。在舒適圈裡待著,彈奏熟練的曲子,發佈習慣的內容等,然後獲得那些確定能獲得的基本回饋,豈不是爽得多?
當然我始終認同做藝術就是首先要讓自己開心。但我們同樣也得面對另一個事實:偉人就是做了大多數人不願意做的事情才成就偉大。
如果你想成為偉人,那這個人就得是你。就問問自己,是不是願意用現在的痛苦,去換取未來成就卓越之後所能夠得到的快樂。
以下我整理了一個簡短的清單,列出了一些在藝術領域成就事業所需要具備的七個要素:
一、為每一次「練習」設定清楚的目標
無論是練習樂器、提升群眾經營技能還是其他面向,我們必須在開始的時後,就擁有一個非常明確的目標:你究竟想在這次的「練習」中得到什麼?
二、確保能夠明確看到可衡量的進展
這與前面第一點密切相關,一個明確的目標並不是「把哪一首歌彈得更好」,畢竟這個「更好」並沒有明確的衡量標準,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具體能夠實踐的成果。
例如我們是想提高彈奏的速度?還是加強輕重音的差異?還是學會用不同的調式去演奏同一首歌?給自己一個明確的「目標」,並且利用客觀事實去衡量成果。
三、不斷擴展自己的能力
如果我們想繼續往前邁進,就必須要不斷將自己推出舒適區。
例如學習彈奏一首明確知道充滿挑戰的新曲子,或是在創作社群內容時去嘗試從來沒有嘗試過的呈現方式或拍攝手法。
不斷的挑戰自己,就是如何超越平凡並且成就偉大的方式。(大家也知道這真的超他媽痛苦,但可想而知回報也是難以想像的。)
四、獲得反饋
大多數的頂尖高手都有教練、老師、導師等等,或者至少有一種獲取專業反饋的方法。這種持續的反饋有助於你專注在正確的事情上,讓你用最有效率的方式改進。
在音樂方面找到專業的老師或許不困難,但是對於像群眾經營或其他較為抽象的領域,找到能夠給予專業反饋的人尤其困難。記得不要完全依賴社群上的貼文,因為他們並沒有真正了解你的具體情況——這當然也包括我分享的內容,它們不一定真的完全適合你。
注意:我們需要想清楚那些給予建議的人,是不是真的在這件事情上具備專業,是不是真的有經歷過我們正在經歷的過程,是否真正能體會我們當下的困難和痛苦,還是只是另一個得過獎的「老師」。
五、不斷吸收新的靈感和資訊
為了不斷擴展自己的能力和專業理解,我們需要不斷吸收新的資訊。當這樣做時,我們的潛意識就會有更多能夠嘗試的可能性,而不是不斷重複相同的事情。
但請記得不要把這當作拖延的理由,我們必須要實踐所學:
吸收資訊但不行動 = 撞牆
無腦行動但不吸收資訊 = 撞牆
吸收資訊+實際行動 = 突破障礙
六、找到明確的效法對象
找到領域中讓自己感到欽佩的人,那些走過艱難道路並且真正解決過根本問題的人,好好研究他們的行為、他們的習慣和看待事情的思考方式。
同時請不要僅僅依賴一個效法對象,畢竟沒有任何人的狀況和我們自己完全一模一樣,所以我們得從多個不同高手學習他們的共同點。
慢慢的,我們就會建立起自己的基本理解,並慢慢形成適用於我們自己的專屬系統。
七、堅持下去
這個大家都知道,產業也常常在說:堅持下去就是你的。
「成就偉大」這件事其實就只是一塊拼圖,由 1000 個小拼圖所組成的一幅人生巨作。
如果我們願意實踐,也有明確的衡量標準和檢討機制,那麼每一次投入都會為你增加一塊拼圖,並且每一塊拼圖都會使整個圖片變得更加清晰、更加明確。
如果我們每周只實踐一次,那麼就需要 1000 週才能完成這幅拼圖並成就理想目標。
但如果我們「每天實踐」,那就只需要 1000 天。
就其實也沒有那麼久,對吧?
獨立音樂島從 2018 第一場講座「獨立音樂的電商時代」到現在,利用數據分析和社群經營,替無數的音樂人創造堅實的群眾基礎,也協助華語世界的獨立音樂人,創造世界巡迴演出完售的宣傳系統。
但只有分析數據是不足以成就音樂事業的:一個成功的現代藝術創作者需要一個平衡的身心狀態,對自己的藝術判斷擁有自信,對於自己的群眾也有足夠的理解。這些事情都不是被雷劈到就馬上能得到的超能力,也不是任何其他人能夠替你塑造的「人設」,而是利用有效的群眾經營系統,讓創作者本身能夠從外部獲得正向反饋的同時,慢慢建立起的一系列專業能力。
如果看到這邊,你覺得自己滿足上述現代成功藝術家的條件,請寫信和我分享你的作品 ([email protected]),我有信心能夠把你的作品帶到世界的另一頭。而如果你想要從頭開始完整學習群眾經營的專業技能,那麼我們的線上課程『無敵聽眾搜尋器』就是你開啟這一切的鑰匙。
希望今天的筆記內容對你有幫助,我是楊威宇。
Till next time x
音樂人成就偉大的七個關鍵要素 (如何讓自己成為無法被忽視的存在)
相信成功的人是「天才」究竟是事實,還是我們為逃避困難而為自己找的藉口?
《刻意練習》這本書的作者 Anders Ericsson (他被稱為「研究專家的專家」),告訴了我們如何「成就偉大」。
以下是音樂人成就偉大的七個關鍵要素:
一、為每一次「練習」設定清楚的目標
無論是練習樂器、提升群眾經營技能還是其他面向,我們必須在開始的時後,就擁有一個非常明確的目標:你究竟想在這次的「練習」中得到什麼?
二、確保能夠明確看到可衡量的進展
這與前面第一點密切相關,一個明確的目標並不是「把哪一首歌彈得更好」,畢竟這個「更好」並沒有明確的衡量標準,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具體能夠實踐的成果。
例如你是想提高彈奏的速度?還是加強輕重音的差異?還是學會用不同的調式去演奏同一首歌?給自己一個明確的「目標」,並且利用客觀事實去衡量成果。
三、不斷擴展自己的能力
如果我們想繼續往前邁進,就必須要不斷將自己推出舒適區。
例如學習彈奏一首明確知道充滿挑戰的新曲子,或是在創作社群內容時去嘗試從來沒有嘗試過的呈現方式或拍攝手法。
不斷的挑戰自己,就是如何超越平凡並且成就偉大的方式。(大家也知道這真的超他媽痛苦,但可想而知回報也是難以想像的。)
四、獲得反饋
大多數的頂尖高手都有教練、老師、導師等等,或者至少有一種獲取專業反饋的方法。這種持續的反饋有助於你專注在正確的事情上,讓你用最有效率的方式改進。
在音樂方面找到專業的老師或許不困難,但是對於像群眾經營或其他較為抽象的領域,找到能夠給予專業反饋的人尤其困難。記得不要完全依賴社群上的貼文,因為他們並沒有真正了解你的具體情況——這當然也包括我分享的內容,它們不一定真的完全適合你。
注意:我們需要想清楚那些給予建議的人,是不是真的在這件事情上具備專業,是不是真的有經歷過我們正在經歷的過程,是否真正能體會我們當下的困難和痛苦,還是只是另一個得過獎的「老師」。
五、不斷吸收新的靈感和資訊
為了不斷擴展自己的能力和專業理解,我們需要不斷吸收新的資訊。當這樣做時,我們的潛意識就會有更多能夠嘗試的可能性,而不是不斷重複相同的事情。
但請記得不要把這當作拖延的理由,我們必須要實踐所學:
吸收資訊但不行動 = 撞牆
無腦行動但不吸收資訊 = 撞牆
吸收資訊+實際行動 = 突破障礙
六、找到明確的效法對象
找到領域中讓自己感到欽佩的人,那些走過艱難道路並且真正解決過根本問題的人,好好研究他們的行為、他們的習慣和看待事情的思考方式。
同時請不要僅僅依賴一個效法對象,畢竟沒有任何人的狀況和我們自己完全一模一樣,所以我們得從多個不同高手學習他們的共同點。
慢慢的,我們就會建立起自己的基本理解,並慢慢形成適用於我們自己的專屬系統。
七、堅持下去
這個大家都知道,產業也常常在說:堅持下去就是你的。
「成就偉大」這件事其實就只是一塊拼圖,由 1000 個小拼圖所組成的一幅人生巨作。
如果我們願意實踐,也有明確的衡量標準和檢討機制,那麼每一次投入都會為你增加一塊拼圖,並且每一塊拼圖都會使整個圖片變得更加清晰、更加明確。
如果我們每周只實踐一次,那麼就需要 1000 週才能完成這幅拼圖並成就理想目標。
但如果我們「每天實踐」,那就只需要 1000 天。
就其實也沒有那麼久,對吧?
感謝你的閱讀,如果你覺得這段筆記對你有幫助,希望你能也分享給其他同樣需要的人:
獨立音樂你問我答 || https://tally.so/r/n96d7G
更多群眾經營筆記 || https://indieisland.tw/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