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有訂閱嗎?

加入超過 13,000 位現代獨立音樂人的行列,每週免費獲得群眾經營、創作理念、操作工具等等,來自世界一級音樂戰場的最新資訊和重要筆記,直接寄到你的信箱。

為什麼做「好聽的音樂」注定走向失敗

為什麼做「好聽的音樂」注定走向失敗 (現代音樂人的認知失調)

September 20, 202419 min read
Custom HTML/CSS/JAVASCRIPT

Custom HTML/CSS/JAVASCRIPT

我們生活的世界包含整個音樂產業,對於「作品」的一切觀察視角和論述,99.9% 都來自於第三者而非創作者本身,當其他人表示我們的作品好聽時,相信大部分的音樂人都會當作是一種肯定。確實我們應該對於他人的認可感到開心,但接下來這篇文章,將會詳細分析為什麼以「好聽」為目標進行創作,將會使音樂人走向無盡的不安與自我懷疑,甚至造成心理學定義上的認知失調⋯⋯

這幾年我看了太多身懷絕技的音樂人,從世界頂尖學校畢業之後,總是想要把音樂做得更「好聽」,反而從此受困於無法讓自己感到滿足的平庸。然而最悲慘的,其實是許多真正富有創造力的藝術家,因為長年使用第三者視角進行創作,到最後不但完全喪失對自己作品的信心,也讓自己成為繼續告訴下一代音樂就是應該要怎麼做才會「好聽」的老師。

首先我們可以透過幾個問題來探討,到底怎麼樣才叫做「好聽的音樂」?是最多人聽的作品嗎?是得獎的作品嗎?還是專家一起推薦的作品呢?

不久前我在獨立音樂島的 Thread 上問大家,音樂是「本身好聽所以大家才喜歡」,還是因為「大家喜歡所以被覺得好聽」,結果 78% 的人認為是「音樂本身好聽所以大家才喜歡」。也就是說,大部分的人相信音樂本身是存在普世審美的,只要好聽大家聽了就會喜歡。但有趣的是,當我把問題改成「因為作品本身好聽所以才流行」還是「因為流行所以才被覺得這樣好聽」,反而有 59% 的人選擇後者,但本質上這兩個問題是一模一樣的。

我想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是當我們討論「音樂」時,想到的是自己喜歡聽的音樂,而討論「流行音樂」時,想的是其他人喜歡的音樂。那我們就再繼續把問題往下延伸:

如果一個人覺得是生命中最好聽的一首歌,但其他人都覺得難聽,那這首歌還算好聽嗎?

如果其他人都覺得一首歌好聽,但卻讓一個人極度反感,那這首歌還算好聽嗎?

如果那一個人是創作者自己呢?如果那一個人是情歌的告白對象呢?

如果「其他人」是金曲獎評審團呢?如果「其他人」是唱片公司頂尖企劃團隊呢?

問到這裡,我想任何創作者都能感受到一股強烈的衝突——除非站在完全利益的角度進行判斷,否則這些問題根本沒有答案。

所謂的音樂,根本定義是能夠讓人感受到情感的聲音排列組合

身為一個音樂愛好者,我們生命中很大一部分都在聆聽他人的作品,我們有自己的審美角度、有自己的品味偏好、甚至有自己的職業水準判斷。我想我們都曾經在聆聽一首他人的作品時,想著「這段歌詞和旋律不搭」、「這個風格太過時」或是「這混音把主唱都蓋掉了」等等。身為創作者,擁有獨立審美判斷是基本要素,如果我們對於「美」不存在個人視角,那麼我們的創作也將不存在任何意義。

欣賞他人作品、分析他人作品是所有人開始做音樂的基本起步姿態,這能夠幫助我們建構對音樂的理解,也能夠幫助我們思考自己究竟在意的是音樂的哪一個面向——是旋律?是節奏?還是氣氛營造?這些都是我們在未來進行創作時,去深入探索自己藝術情感價值的線索,讓我們能夠更明確的進行嘗試。

我們可以輕鬆地用第三人稱視角判斷別人的作品,畢竟我們本身不與作品有任何身份上的認同,同時這也是大家習慣的論述角度。我們能輕鬆套上自己對世界的理解、風格脈絡的知識,以及聽眾喜好的猜測,去揣測作品想要表達的情感、想達到的目的,進而評判一首歌到底好不好聽。

截至 2024 年為止,整個人類歷史都在用第三人稱視角去判斷什麼才是好聽的作品,這也是產業中所有論述的視角。而當我們想要創作出「好聽的音樂」時,我們真正在想的,是自己覺得好聽?還是站在所謂「普世審美」的角度,用其他人的視角去「猜測」好不好聽?我相信決大部分是後者。

這個世界從來沒有教過音樂人,應該如何用第一人稱視角,健康的去看待自己的作品⋯⋯

法國社會學家和哲學家 Pierre Bourdieu 在 1984 年的論文中指出,品味不只是個人偏好,更與社經地位以及身份認同有著強烈關係,所以對於品味的評判更容易被當作羞辱。

如果單就品味進行評判就容易被當作羞辱,那麼當作品的創作者就是我們自己時,繼續用第三者的角度進行評判會發生什麼事?

首先這一切評價會完全失去參考價值,因為我們的作品就是自己的情感延伸、身份認同、品味偏好、專業能力等等的完全集合體。簡單說,我們很容易就把作品當作是「自己」,尤其當我們以音樂人的身份自居時,對於作品的任何批判,都會被我們的大腦輕易當作自我價值上的否定。

這個現象導致不論任何領域的頂尖音樂工作者,只要評價的是「自己的作品」,都會在專業判斷上出現「失能」——就像諮商師自己也會有需要其他人來協助自己心理問題的時候。

除此之外更大的問題是,我們自己與他人的感受之間永遠存在差距,就如同討厭香菜的人永遠無法理解香菜到底香在哪,我們也無法理解池子裡養的魚是否真的快樂。如果我們試圖從他人的角度,去理解自己作品所能帶來的情感,那唯一的方式就是和對方進行對話溝通,除此之外都只能稱作為「猜測」。但問題是,要想和聽眾進行對話溝通,也只有在作品完成之後才有可能,如果在創作過程中試圖「猜測」怎麼做才會好聽,那麼我們就會自然而然的選擇一個安全的路線——也就是復刻其他人過去已經成立的風格方向,因為這是唯一確保這首歌「讓人覺得好聽」的創作方式。

也就是說,除了將作品套進既有的風格框架,我們根本不知道什麼樣的聲音排列組合能讓別人產生情感。當我們藉由藝術創作來抒發「自己覺得好聽」的個人情感,卻又強迫自己需要猜測「別人覺得好聽」的作品,就會產生所謂的「認知失調」——也就是自我價值與認知事實產生矛盾。

Leon Festinger 1957 年的研究指出,人們為了降低認知失調所帶來的痛苦,會嘗試修正自己的價值觀,或是選擇欺騙自己。例如吸菸的人會欺騙自己是不會得癌症的少數例外、不斷被劈腿的人會欺騙自己對方只是不得已。同樣的,音樂人也會欺騙自己作品沒人聽是因為大家沒品味,欺騙自己其實很喜歡創作洗腦抒情歌,或是說服自己去接受「這個產業就是這樣」。

既然我們對自己作品的判斷完全沒有參考價值,而且就算我們想要為他人創作作品,也無法明確猜測他人的感受,那麼究竟為什麼大家都想做出「好聽的音樂」呢?除了既有的「第三人稱視角」之外,最大的原因,就是真實表達自我情感是非常需要勇氣的一件事

——我們擔心那些過分真實的表達,會使自己被群體排除在外,所以更傾向迎合他人來確保自身安全。

這是祖先在部落時代留下來的生存智慧,只不過在藝術創作的領域中,成為了一個巨大的心理障礙。

所以大部分音樂人想要創作的其實並不是「好聽的音樂」,而是期望自己的情感表達能夠被他人所接受。就像說話一樣,我們永遠可以選擇遷就他人,說一些大家都不反對的官方說詞,或是選擇面對恐懼,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或許後者會讓一部分人反感而離開,但卻同時也是唯一讓我們找到同類的方式。

「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才是藝術創作真正困難的地方,也是一生的重要課題。

所以我們不應該嘗試創作「好聽的作品」,而是透過真實表達自我情感的作品,去尋找感同身受的同類,進而慢慢建立起一群「覺得你音樂好聽」的支持者。直到群眾規模越來越大,到最後其他人也開始認為,我們的作品就是「好聽」的其中一種風格。

但除了仿照過去已經成立的音樂風格,我們要如何知道什麼樣的聲音排列組合能讓人產生情感呢?

首先我們必須要先歸納出自己想要表達的情感,並且把這樣的情感當作創作時的「根」,否則散漫的聲音排列組合將漫無目的,滿天飛舞卻永遠沒有落地的那一天。

而獨一無二的情感從哪來呢?來自於我們獨一無二的生命歷程和體驗。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這句話儘管老掉牙,但卻是藝術創作可以持續隨著人類文明不斷演變的關鍵原因。就因為每個人都擁有獨一無二的情感,所以永遠會有人創作出我們這輩子永遠想像不到的新作品。

所以我們應該回顧自己的生命歷程,辨識出那些強烈情感的瞬間,或是重複不斷出現的情感狀態,然後藉由聲音排列組合來進行表達,而這將會是一個極其孤單且痛苦的過程。

就像是回到嬰兒時期的自己,不論是飢餓、受傷、恐懼還是孤單,任何負面情感的表達就只有一種方式——哭。直到我們逐漸長大,學習肢體表達和文字語言等等工具,才讓我們的情感表達越來越精準。

藝術創作的過程也一樣,當我們開始藉由聲音排列組合來表達情感時,必定經歷一段不知所云的過程——儘管我們能將學會的音樂能力轉化為作品表達工具,但不論擁有多麽高超的技巧,初期作品肯定難聽而且奇怪到不行,畢竟沒有人能在第一次進行表達抽象情感的時候就精準到位。我們將會經歷巨大的孤單、痛苦和不理解,因此 99% 的人會在這個過程中放棄,回到復刻他人風格的安全路線,去獲得一點點來自外部的認同感。

但只要能在創作時堅持自己的真實感受,我們就能吸引到擁有同樣情感而無從抒發的其他人,同時我們表達的技巧也逐漸駕輕就熟,藝術判斷上的信心也開始逐漸增加,我們的作品將會越來越直接、越來越明確、越來越不害羞,而我們的人格也會隨著受到外部肯定而逐漸堅實——而這就是業界廣為流傳的巨星氣場。

只要能越早建立起同類支持,就越能支撐我們面對外部評價的恐懼,讓我們更有勇氣透過作品表達真實的自己。這就是獨立音樂島的課程希望音樂人能擁有的技能,如果我們每個人從零開始進行創作時,就已經擁有一群真心支持我們的同類,陪伴我們面對未知、鼓勵我們表達內心的真實情感,那麼我相信會有更多的音樂人,能夠創造出絕無僅有的全新作品風格。

至今我們也已經幫助了無數音樂人,讓他們在擁有正式作品之前,就建立起自己的群眾支持,讓他們更有勇氣去嘗試不一樣的聲音排列組合。

以下整理今天的筆記,音樂人如何避免盲目創作「好聽的音樂」,並且用六個步驟建立全新的作品風格:

  1. 辨識出自己特別強烈的情感,或是在生命中重複出現的情緒狀態。

  2. 透過不同的聲音排列組合來進行表達、或嘗試紓緩那些情緒狀態。

  3. 接受痛苦與孤單是必經過程、或提早經營群眾以提供心理支持和勇氣。

  4. 嘗試不同的聲音排列組合、或學習新的音樂工具以精進表達能力。

  5. 讓作品精準滿足自己的情感表達、或有效舒緩自己的情緒狀態。

  6. 分享給感同身受的同類,透過作品為他們表達那些從未被抒發過的情感。

只要能堅持重複以上步驟,那些深埋在同類心底的獨有情感,就只有我們的作品能夠為他們進行表達。而過去那些「難聽又奇怪」的聲音排列組合,就會慢慢成為新一代聽眾口中所謂的「好聽」。

這就是所謂「好聽的音樂」如何從古典交響樂一路演變成現代流行音樂——我們要感謝所有不害怕真實展現情感的藝術家,為每一個時代的人勇於嘗試全新的聲音排列組合,並且展現那些真實、脆弱以及從未被表達過的情感,最後形成全新的作品風格。

而你,也可以是其中之一。

Back to Blog

獨立音樂島/楊威宇

自從 16 歲簽約滾石唱片至今,參與並合作過包含小鬼黃鴻升、茄子蛋、食尚玩家、金馬獎導演管虎等等跨領域重要作品。旅居英國之後,陸續受邀為美國獨立音樂獎評審、英國傑出藝術家人才,與 BBC 電台專訪。

我的專長是協助獨立音樂人進行自主群眾經營,陪養職業生涯必備技能,並幫助華語音樂進入世界主要音樂市場。

讓我們協助你的音樂生涯與群眾經營之路:

旗艦課程 無敵聽眾搜尋器

首創以「最小單位創作」為主的現代經營方式,以音樂作品為核心在社群媒體時代有效經營群眾。不論任何曲風與經歷,手把手教會你如何從零開始,培養職業獨立音樂人最有效率的永續創作型態。

業界唯一針對獨立音樂人的單曲數位宣傳操作服務,針對音樂串流平台 Spotify 作為經營目標的一條龍整合服務,提供轉換次數成效保證。獨立音樂人最安全有保障的數位宣傳方案,讓你能夠將精力專注在創作出更好的作品。

針對獨立音樂群眾經營提供諮詢服務,將由創辦人楊威宇親自提供專業建議,讓你能夠把注意力放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並且將你的音樂事業扎實的往下一個階段持續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