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有訂閱嗎?

加入超過 13,000 位現代獨立音樂人的行列,每週免費獲得群眾經營、創作理念、操作工具等等,來自世界一級音樂戰場的最新資訊和重要筆記,直接寄到你的信箱。

音樂人如何找到自己的藝術價值

音樂人如何找到自己的藝術價值 (究竟什麼叫做才華)

August 23, 202431 min read

音樂人如何找到自己的藝術價值 (究竟什麼叫做「才華」?)
Custom HTML/CSS/JAVASCRIPT

Custom HTML/CSS/JAVASCRIPT

能夠靠作品以及群眾支持生存下去並且不斷成長的音樂人,究竟和其他同樣是頂尖高手,但作品總是乏人問津的音樂人有什麼不同?

是才華嗎?是資源嗎?是人脈嗎?在看過數百位獨立音樂人的經營方式之後,我得出了一個簡單的結論,這是成功的音樂人不斷在無意識狀態中進行,但沒有仔細觀察一般人可能一輩子都想不透的結論。

關於人類對於藝術作品的認知和定義,傳奇作家托爾斯泰 1897 年的著作給了最全面的總結:「藝術乃是藉線條、色彩、身體運動、聲音或語文,將被人感受到的情感加以表露的結果。」如果再往下濃縮,那就是「情感」和「表達」—— 藝術家除了要清楚自己的「情感」之外,還要擁有一個能夠讓人感同身受的「表達方式」。只要能夠滿足這兩個條件,藝術家就不會餓肚子。

「情感」與「表達」,這兩大支柱只要我們缺少其中任何一項,那麼將藝術創作作為職業生涯,就會成為一個無可避免的悲劇。如果我們深入觀察身邊不得志的藝術創作者,就會發現所有的問題追根究底就只有兩種:莫非不清楚 (或偏離) 自己想要表達的情感,或是沒有能讓人感同身受的表達方式。畢竟不論是「情感」還是「表達」,都是人生在世最抽象最複雜的課題之一,甚至進入了宗教與哲學的探討範圍。

希望今天這篇筆記,能夠在 2024 年的今天用一個凡人視角,分別從「情感」和「表達」這兩大藝術創作的根本價值作為切入點,整理出一套實際可行的行動方案,讓我們能夠從現在就開始,有系統的去探索個人內在情感和外部表達方式,並且不論是否擁有資源,都能和所有成功音樂人一樣,明確建立自己的藝術價值和風格。

我們希望藉由作品表達什麼樣的情感?這是一個值得藝術家用盡一生去探索的問題。

就如同我們在生命中不同階段的重大課題總是不斷改變,這個問題的答案也會隨著生命歷程而不斷演化。小的時候最重要的是和父母兄弟姐妹的關係,上學後開始注重同儕,青春期面對性需求的影響,畢業後負擔起社會和經濟壓力、情感依附關係、童年創傷療癒、家庭修復與建立等等,甚至到中晚年開始精神上的追求⋯⋯

藝術作品之所以充滿生命,之所以令人著迷,就是因為它不斷在藝術家的生命歷程中演化,不斷地犯錯、不斷地修正,不斷的在群體與自我之間碰撞,同時也不斷地成長、不斷地枯萎。有些人事物僅僅是精彩的曇花一現從此不再重要,而有些則是細水長流成為生命中最重要的價值之一。

回頭看看一路走來的自己,我想大家都能認同,在生命中不同階段的當下,我們很少真正清楚自己在幹嘛,或是真正理解當下的自己到底怎麼了,更不用說明確知道自己應該要怎麼做才是最好的。

就如同許多音樂人有能力在各種不同曲風,甚至是不同藝術形式之間游刃有餘,但同時也困擾著自己應該朝哪個方向前進。我們不也都在不同階段的當下,被生命中的不同面向給困擾著?我們究竟該把有限的精力投注在哪裡?是身體健康?物質生活?情感關係?還是藝術創作?

接下來的內心小劇場我想對很多創作者來說都不陌生:「我究竟要把時間精力拿來做電子還是做嘻哈?老師說我吉他彈得很棒,還是我應該要做搖滾?可是業界前輩又說我旋律歌詞很洗腦,還是做流行芭樂歌好了?」

「就決定做嘻哈好了,畢竟現在這種風格最受歡迎。那應該是什麼樣的嘻哈?講什麼樣的內容?我會講英文也會講台語那要用哪個語言?要著重韻律節奏還是歌詞?要不要放一段洗腦有旋律性的副歌?」

如果再往更深一層挖掘,難道音樂真的是最適合我們表達情感的方式嗎?會不會這純粹不過是自己因為慣性而離不開的舒適圈?會不會其實有更好的方式,能確切傳達我們內心真正的「感受」?而我們只是還沒有勇氣嘗試而已?會不會我們根本就是被音樂耽誤的舞者、畫家、電影導演甚至政治家?

我想身為音樂創作者,我們得要承認一個令人羞愧的事實——如果這輩子只能選擇一種風格做到老死,我們根本無法篤定自己應該要做什麼。

我們的人格有如此多種不同的面相、我們的生命有如此多種不同層面的情感,我們究竟應該要把哪一面當作是「自己」?這是一個根本沒有答案的問題,卻又同時是托爾斯泰告訴我們藝術作品最重要的價值之一。

姑且讓我們樂觀假設,在被雷劈到後我們開了天眼,明確堅定了自己的作品風格之路。那麼下一個要面對的問題,就是應該要如何藉由作品進行表達,讓其他人能夠真正感受到我們想要表達的情感?

如果沒有辦法讓接收訊息的人理解,那麼不論是多麽重要的價值,都不存在任何實質意義。畢竟溝通的效率 100% 由接收訊息的人決定,沒有任何例外。

佛陀可以在我們面前闡述生命的終極智慧、特斯拉可以在我們面前描述無線電流傳輸的原理、霍金可以在我們面前打開黑洞的終極真相、巴菲特可以在我們面前提供下一個抄底致富的完美進場時間。但如果沒有人進行翻譯,那我們就是一頭牛,只能傻傻的聽人彈琴,而誰來彈琴都根本毫無差異。

不論是多棒的創作,都需要能夠向他人表達、被他人感受的機會,才能夠真正被稱作為「作品」。

如果沒有榮耀上帝的宗教需求、沒有貴族階級的戲劇娛樂需求,或許大部分的古典藝術都不會存在。不論是莫札特、貝多芬、蕭邦、李斯特,或是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婓爾,他們都在自己的時代,利用受眾所能接受的呈現形式,讓自己的作品透過適當的方式、在適當的場合、配合適當的時機,才好不容易服務到適合的對象,才讓千百年後的廣大群眾,依舊能感受到他們作品中的深刻情感。

音樂的呈現方式從教堂、歌劇院、到電影、演唱會,從現場演出、黑膠唱片、到 mp3 數位串流、一直到現代社群媒體,曾經閃耀過的每一個音樂家,都是推動人類文明前進的重要人物,但我相信在任何一個時代,永遠都有數不清比當代巨星還要更有才華的藝術家,因為錯過了有效的溝通表達形式,因而埋沒在歷史的洪流之中不曾被看見。

但好消息是,隨著時代的演進,音樂作品的呈現形式不斷受到解放。我們不再需要像古代一樣,作品必須得要到現場和管弦樂一起演奏,才能服務到相對應的受眾,也不需要像 78 轉的黑膠唱片時代一首歌打死不能超過三分鐘。科技解放了音樂人的作品形式,但同時也讓「如何選擇適合的表達方式」成為一個需要深刻思考的問題——我們的音樂作品應該搭配聲光投影呈現?應該在舞池裡配酒精和重低音?應該在音樂廳配西裝禮服?應該在健身房配跑步機?還是應該在手機上配直式短影音?

然而就像前面談到的,我們根本無得知應該選擇什麼創作形式和風格。同樣的,當我們真正完成作品之後,要如何選擇最適合的呈現方式,又是一個根本得不到標準答案的問題。

因為不論是在選擇風格或呈現的方式,都不是用腦袋想就可以得到答案的。托爾斯泰的兩大藝術根本價值——「情感」和「表達」——都必須用接下來這個方式,才能真正為我們得出屬於自己的答案。這也是成功音樂人和默默無聞的音樂高手,最關鍵的差異所在。

接下來讓我們先假設,在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中,都存在的一個最完美的作品形式和風格,以及最完美的溝通呈現方式,那麼我們應該要如何用最快速度找到它呢?

其實很簡單,我們用幾個字就可以總結人類文明以來任何藝術家存在的價值——人們景仰藝術家、崇拜藝術家、需要藝術家的原因,追根究底就只是希望感受他們在方方面面「所做的決定」。

「做決定」這三個字,是任何藝術家真正發揮價值的唯一一種方式,也是塑造風格的唯一一種方式。

藝術創作充滿了抽象且無法描述的決策過程——畫家要決定創作的表面、顏料、媒材、畫筆。導演要決定劇本、演員、器材、分鏡。音樂家要決定樂器、速度、節奏、調式。甚至在完成作品之後,還要決定在哪裡呈現、為誰呈現、什麼時候呈現、用什麼方式呈現。

是發單曲還是專輯?專輯要不要找人設計封面?要不要做包裝?要壓 CD 還是黑膠?要壓幾張?開不開專場?要不要投影布幕?要上歌詞還是做 VJ?要插電還是搭弦樂?

就像做混音一樣,所有工程師都靠自己多年不斷「做決定」的經驗中,去挑選適當的器材、去細微的雕塑每一個單軌。但是當我們認真問老師為什麼選擇這個器材、為什麼調整這個參數、為什麼照這個順序排列時,根本沒有任何人能夠給你一個 1+1=2 的答案。因為大家都在依靠自己多年經驗而得來的抽象判斷能力,去朝心目中那個「完美混音」靠近——儘管所有人都知道所謂的「完美混音」根本不存在。

這就是藝術創作的過程——每一個決定都很重要,但每一個決定都根本理不出背後明確的邏輯推演,也沒有辦法靠理性思考,像考試一樣得到標準正確答案。

從最初的「創意發想」到最終的「完整呈現」,過程中一切大大小小抽象的決策和判斷,才是藝術創作者真正的「才華」所在,同時也是藝術家在人類文明中的存在價值。

藝術家對於自我風格與才華的定義,永遠只存在於他的下一個決定。而所做的決定越多,作品風格就會越明確、審美判斷就會越有自信。

而一個無法「做決定」的創作者,就相當於無法行光合作用的植物——生存下去的為一方式就只有「寄生」。

我想應該這麼說:在我們和自己的完美風格之間,或許只隔著十個完全錯誤的選擇。在我們和作品的最佳呈現方式之間,也只隔著十個完全錯誤的決定。如何讓自己快速的失敗,同時避免自己在找到答案前就被擊垮,才是這個遊戲真正的勝負關鍵。

所以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強迫自己不斷的在各項細節中「做決定」,並且刺激背後抽象的腦細胞迴路,讓我們在每一次做決定的過程中,不斷朝理想中的「完美作品風格」以及「完美呈現方式」更靠近一點點。同時讓自己在決策過程中,學習那些沒有任何老師能夠教會我們的抽象判斷能力。

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負擔「做決定」背後的風險,在過去要讓一個音樂人從創作發想一路到完成一張專輯的發行和宣傳,可能要讓一個中產家庭一整年不吃不喝,才有足夠的資源可以投入。這就是為什麼大多音樂產業中的成功人士,普遍來自資產階級或演藝家族,因為一般人根本不擁有讓自己在藝術創作中「重複不斷做決定」的資源,而且還要支撐到能夠透過外部反饋進行自我檢討——直到現代科技改變了這個遊戲規則。

如果我們希望學會進行這些抽象判斷,並且建立起自己的風格,那麼我們就必須找到一個成本最低的方式,讓自己能夠不斷「做決定」,而且是依照托爾斯泰所描述,在「情感」與「表達」這兩項藝術根本價值中,循序漸進的「做決定」,才不會豪賭一局而全盤皆輸,從此再也站不起來。

如果世界上有個方式能夠讓音樂人不花錢,就能不斷藉由「做決定」來探索自己的情感,同時獲得外部群眾的反饋來檢討表達方式,那該有多好呀!噢還真的有,社群媒體不就是這樣的存在嗎?

社群媒體把藝術創作帶入了「碎片式經營」的時代,儘管這對已經擁有群眾的藝術家來說不一定是好事⋯⋯原本幾乎保證有效,但集中在少數人手中的大眾媒體權力,被演算法打散分配到所有人的手中——每個人都可以透過不斷發表內容,慢慢摸索出專屬於自己的整體「情感表達方式」,並且藉由廣大使用者的行為,來共同決定是否有資格獲得大家的注意力。

但恰恰就因為社群上的「情感表達」幾乎有無限多種方式,反而造成音樂人在經營社群時,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難——我們終於找到無限免費在藝術創作中「做決定」的訓練管道,但接下來應該怎麼做呢?

創作者們總是以為「限制」是阻礙我們發揮創意的存在,然而事實證明,任何藝術作品都存在於有限的框架之中,各項「限制」為我們踢除了大部分的先天選擇障礙——畫家的作品被限制在一個固定的表面、作家的作品被限制在語言的框架之中、導演的作品被限制在螢幕的大小範圍。同樣的,音樂人的作品也被限制在 20-20000 的頻率之間。

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限縮自己在創作社群內容時的專注點,讓我們在「做決定」的同時,清楚知道自己正在「哪一件事情」上做決定。

以下我們進入實際操作層面——究竟現代獨立音樂人,應該如何藉由社群媒體內容,零成本從頭開始快速探索自己的藝術價值。

讓獨立音樂人快速成長蛻變的「碎片式經營」四大步驟:

一、廣泛的探索單一實驗主題

假設我們想要知道自己最適合什麼樣的「音樂風格」,那麼我們應該就只創作一個簡短的段落,但是嘗試所有自己有興趣的風格,甚至無理頭的試著交叉排列組合——喜歡彈吉他、喜歡國樂戲曲,同時又喜歡嘻哈和電子舞曲嗎?那不如試試做一小段搭配國樂元素的電子舞曲?還是搭配電吉他的嘻哈歌仔戲?或是用戲腔取樣的電子合成旋律?

而如果我們想要知道一首音樂作品最適合的「呈現方式」,那我們就應該不斷使用不同的畫面來表達同一個音樂段落。是面對鏡頭現場演出嗎?是把歌詞情境當短劇演出來嗎?是搭配歌詞情境剪輯畫面?還是利用 AI 進行畫面生成?

我們僅僅需要創作 60 秒以內的完整段落就應該停止,避免在確定方向之前就投入過多的心血,才不會讓自己掉入最常見的「完滿主義陷阱」——也就是在根本無關緊要的新手細節上猶豫不決。

記得藝術創作最大的學習來自於「動手做決定」——就算是一個完全錯誤又愚蠢的決定,也勝過一百個在腦中重複輪迴的深思熟慮。

我們必須細細品味自己對於創作過程以及段落成品的感受,嘗試找到那個「尷尬的驕傲」——如果不尷尬,那麼代表我們內心清楚知道,自己正在復刻早已被走過的安全道路。如果不驕傲,那麼代表沒有滿足到我們內心渴望的創意輸出。

只要我們聚焦單一主題卻廣泛的進行探索,那麼周邊一切的微小決定,就能在潛意識層面為我們帶來刺激,讓我們更快速的感受自己到底要的是什麼。而下面第二個步驟將會決定這件事的效率:

二、在設定的時間內「決定並發布」

給自己固定的死線完成作品並公開發表,例如一週固定創作並發表 60 秒的全新音樂段落,不論好壞都不再糾結。這是免疫前面所說的「完美主義陷阱」,並且快速打通全新大腦迴路的終極秘密。那些伴隨而來的一切恐懼與焦慮,不過是刺激創意、同時加速我們進化與蛻變的副作用而已。

如果面對親友老師的恐懼過分強大,不要猶豫請直接申請新的社群帳號從零開始。只要我們能做到「決定並發布」的行為動作,就能強迫自己面向未知,達到我們刺激大腦快速蛻變的目的。

三、固定觀察與紀錄

我們必須要設定固定的時間,觀察讓我們自己產生興趣的其他創作者,看看有沒有自己也能嘗試的創意元素。紀錄自己發布後的影片成效、紀錄創作過程中的內心感受、自己對於段落成品的想法。藉由明確的觀察與紀錄,確保自己能不斷接收新的創意刺激,也不斷深入與自我進行對話,梳理內心對於作品的真實感受。

四、先探索「自我情感」再探索「表達方式」、最後再打磨「整體美感」

我們在「簡單找到任何人的目標受眾」深入討論過,作品的首要服務對象永遠是自己,再來才是目標群眾。找到讓自己感到興奮和熱情的風格方向之後,再來探索如何讓其他同類感同身受。只要我們重複進行第一個步驟,並且在「觀察與實踐」之間不斷來回,就能快速讓我們進入正向循環狀態——不但找到屬於自己的藝術探索領域,同時擁有不斷吸引群眾注意力的呈現方式。

到此,我們的獨立音樂生涯就已經完成了最困難的前半段。接下來我們才會開始進入「完美主義者」模式:鎖定已經實作確認過的方向,並且在細節美感深入打磨,從此在自己獨有的風格領域中,逐漸走向絕無僅有的大師之路。切記,在此之前的所有「完美主義人格」,都只是 100% 逃避恐懼的藉口而已。

最後,讓我們用一張圖簡單整理,現代音樂人如何僅僅依靠「做決定」,就能快速找到自己的藝術價值:

快速找到自己的藝術價值

假設紅色的中心點是我們追求的完美作品風格,而黃色中心點是我們追求的最佳呈現方式。我們一開始所做的決定,應該盡量分散在紅圈或黃圈的範圍之中,以進行廣泛的嘗試——藝術家通常會先在意紅圈,尋找自我藝術情感價值;而藝人通常會先在意黃圈,尋找群眾最有反應的呈現方式。當我們把紅圈作為水平面,把黃圈作為垂直面,就能建構起托爾斯泰的「情感表達」三維立體空間。

我們任何一次發表作品(也就是做決定),落點都會在這個球體的任何範圍之中,並且努力朝中心點靠近。只要我們能夠達到紅黃圈的交集線,也就是白色箭頭,那麼就能同時滿足自己的情感需求,也達到有效的呈現方式,並吸引到志同道合的群眾。到此我們就已經完成了獨立音樂生涯最困難的前半段,從此便能開啟「完美主義者」模式。在理清自己的「情感」與「表達」之後,那些細節美感的深入打磨才會真正有意義,才能真正幫助我們朝完美的白點中心靠近,並在自己的獨有領域中逐漸走向大師之路。

所有人都知道,想要成為偉大的畫家,就是必須一直畫一直畫。想要成為偉大的作家,就是必須一直寫一直寫。想要成為偉大的音樂家,就也必須一直做一直做。總而言之,自古以來所有藝術家都是一樣的,就是不停重複的在作品以及一切相關的事件中「做決定」。

唯有不斷的「做決定」,才能讓我們回頭看看究竟距離黃圈和紅圈還有多遠。唯有不斷的「做決定」,才能讓我們學會一切抽象的藝術審美判斷。唯有不斷的「做決定」,我們才能真正把自己稱作藝術家。

而用最小成本就能夠訓練我們不斷做決定的地方,就是口袋中的那支手機。

希望今天的筆記可以存放在我們的心底,讓我們知道「一直做」的過程並不盲目,並非是天花亂墜的亂槍打鳥,並非完全沈浸在自己的世界,也並非完全迎合群眾的需求。而是一個明確的目標,透過每一次的「做決定」,讓我們朝那個「完美作品風格」以及「最佳呈現方式」同時不斷邁進。

而到了那一天,眾人都會天真的以為,我們能夠持續創作出如此特別的作品,是因為天生下來的「才華」與「天份」。

而我們都將笑而不語。

你探索出自己的完美作品風格了嗎?你找到最有效的作品呈現方式了嗎?歡迎和我分享你的看法。

我是楊威宇,希望今天的筆記內容對你有幫助。

Back to Blog

獨立音樂島/楊威宇

自從 16 歲簽約滾石唱片至今,參與並合作過包含小鬼黃鴻升、茄子蛋、食尚玩家、金馬獎導演管虎等等跨領域重要作品。旅居英國之後,陸續受邀為美國獨立音樂獎評審、英國傑出藝術家人才,與 BBC 電台專訪。

我的專長是協助獨立音樂人進行自主群眾經營,陪養職業生涯必備技能,並幫助華語音樂進入世界主要音樂市場。

讓我們協助你的音樂生涯與群眾經營之路:

旗艦課程 無敵聽眾搜尋器

首創以「最小單位創作」為主的現代經營方式,以音樂作品為核心在社群媒體時代有效經營群眾。不論任何曲風與經歷,手把手教會你如何從零開始,培養職業獨立音樂人最有效率的永續創作型態。

業界唯一針對獨立音樂人的單曲數位宣傳操作服務,針對音樂串流平台 Spotify 作為經營目標的一條龍整合服務,提供轉換次數成效保證。獨立音樂人最安全有保障的數位宣傳方案,讓你能夠將精力專注在創作出更好的作品。

針對獨立音樂群眾經營提供諮詢服務,將由創辦人楊威宇親自提供專業建議,讓你能夠把注意力放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並且將你的音樂事業扎實的往下一個階段持續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