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音樂 17 年後悔沒先學會的七件事 (音樂產業服務的不是聽眾)
從剛開始國中在學校和同學組樂團,到簽約滾石唱片,走過華語流行音樂、影視配樂、英國獨立製作,至今已經 17 年。一路參與的作品串流播放量突破十億,但直到最近,我才真正理解「做音樂」是怎麼一回事。
早年我為華語巨星創作詞曲、為金馬獎導演管虎配樂,也為茄子蛋製作第一張單曲。那時候我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在為誰做音樂——聽眾、老闆、甲方還是自己?這些困惑在前十年的產業環境裡沒有得到解答,直到我一個人來到英國,把一切從頭開始重新來過之後,才得到理想的答案。
從零開始再來一次的這八年,慢慢幫我釐清了做音樂的真正意義。尤其是在連續參加三屆美國獨立音樂獎後,讓我接觸到許多獨立音樂人和廠牌,好幾個深夜吧台邊的對話終於為我構建起歐美音樂產業「經營群眾」的完整邏輯。
如果把時間倒轉 17 年,我希望能把這七個領悟告訴當年的自己,相信 16 歲的自己能因此少受一點痛苦、少吵一些架、少走些冤枉路、並且早一點放過自己。
一、音樂產業服務的是廠商,不是聽眾
音樂產業的收入主要來自於廠商活動和廣告,粉絲經濟反而不值一提。在傳統媒體時代,要持續與群眾互動並且有效變現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不過也正好因為群眾效益根本無法量化,所以成為和廠商談判的操作空間。
唱片經紀每次的發行重點,就是在宣傳期集中資源獲得最大程度的業界認可,像樂評、排行榜、電台 DJ、綜藝節目等都是重點目標。這些曝光會被經紀人完整包裝成藝人影響力的證明,進而成為和廠商開價的談判依據,而真正的專輯銷售就只會在內部作為私下檢討。
這解釋了許多現象:
為什麼一張專輯有十種風格?——這樣可以洽談更多類型的活動。
為什麼藝人成熟後影視歌三棲?——因為能佔據更多版面提高活動價格。
為什麼藝人必須陽光健康?——因為商品代言人不能有不良形象。
為什麼藝人不能表達政治立場?——因為商品得要賣給所有人。
了解這一點,能讓許多看起來不合理的現象豁然開朗,也會替你避免許多不必要的心理掙扎和痛苦。
二、你是「服務業」還是「藝術家」?
音樂人的事業生涯有兩個選擇:要麼成為藝術家,要麼加入服務業。如果你的工作是滿足少數幾個人(經紀人、老闆、學生等等),那你就是服務業;如果你面對的是無限多的群眾,那你就是藝術家。
大部分華語音樂產業中的「藝術家」其實是唱片公司老闆,他們才是真正決定作品、創造體驗、建立群眾的幕後操盤手,而藝人只是協助完成目標的演出者,於是成功的藝人想離開公司通常都無法好聚好散,最後只能自己開公司。我們也不難看見許多音樂廠牌主理人,是整間公司最活躍、最有風格、最理解群眾經營、人格設定最明確的人。
如果選擇服務業,那麼融入產業中既定的制度、規則、不成文規定,共同維持體系生態並擁有業界認可的技能與口碑,將會是最重要的能力。
如果選擇藝術家,那麼創造全新體驗將會是你職業生涯中最重要的關鍵。不論是和你面對面,還是藉由音樂作品、現場演出、社群媒體影片、實體周邊商品等等,群眾需要的是透過你感受到不一樣的自己。要創造這種體驗,藝術家就需要真實表達自我,發展自己與眾不同的那一面,才能透過自己激勵他人心中從未被表達過的情感。
這是一條孤單且獨一無二的生涯道路,過程中將會有排山倒海來自服務業的建議。但請記得,他們大多沒有親自面對過群眾、或是嘗試過最後放棄的人。
如果希望以「音樂」作為職業生涯,那麼最重要的第一個選擇,就是想清楚自己要走上哪一條路。兩者是互相衝突的人格發展路線——服務業需要的是專業可靠的服務品質,在技術以及人際互動上成為一個「可預測」的人,最終融入既有環境,協助體系一同成長。而藝術家需要獨特的人格養成,訓練真實表達自我的勇氣,並且在某些面向和所有人都不一樣。
如果你是一個「可預測」的人,那麼你將無法為任何人創造全新體驗,群眾將會無情選擇那個走在你前面,早已經成立的巨星。
這是我在滾石唱片那十年最重要的心得。
三、沒有人知道大眾喜歡什麼
任何風格上的定義,都是作品完成之後才被他人套上的名詞。一般專業製作人最多能做到的,就是替你的作品找到和既有聽眾群體 (或菁英階級品味) 之間的交集,但真正能讓你成功的是「差異」,也就是你與眾不同的地方。
「相信專業」是音樂生涯中會不斷聽到的四個字,但事實上透過世界三大唱片體系,走經紀發行路線,最後能夠全職以音樂為生的創作者,成功的機率是 1/2149,大概是 0.0465%。單純拿來當對照組,你去 Las Vega 賭俄羅斯輪盤贏最大獎的勝率是 1/33。
不只沒有專家知道大眾喜歡聽什麼,甚至連大眾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喜歡聽什麼。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收藏的音樂,也能從這些喜歡的作品中整理出自己的品味偏好。但是我們永遠不可能知道,自己會不會喜歡一首還沒有聽過的作品,也不知道自己會不會喜歡上過去從來沒有聽過的全新風格。就像我清楚知道自己超愛吃滷肉飯,但是我永遠不會知道新開的那一家餐廳,他賣的滷肉飯到底合不合我胃口,直到我親自吃過才有辦法判斷,甚至有可能還會發現這家滷肉飯是我新的最愛。
想想自己現在最常聽的十首歌,和十年前的那十首歌是否一樣?十年前的自己會喜歡現在的這十首歌嗎?而當時又是如何演變成現在的品味?這些問題不論專家還是一般死老百姓,相信答案都大同小異。只要是活著並且不斷獲得新的生命體驗,那麼情感和品味就勢必會不斷改變。
就不說回頭聽自己過去的作品有多尷尬,從現在算起,開始進行創作到最後正式發表算你一個月的時間,如果連自己現在會喜歡什麼東西都猜不準,那麽何況是一個月後的自己,何況是一個月後的另一個陌生人,又何況是一個月後的一大群陌生人?
周杰倫之所以是周杰倫,是因為他就是周杰倫,而不是因為他認為大家想要聽到一個周杰倫。周杰倫這三個字可以替換成任何你崇拜的音樂人,但不會改變周杰倫永遠做不出下一個周杰倫,五月天永遠做不出下一個五月天的事實。
老師和專家或許可以猜到其他老師和專家喜歡聽什麼,但歷史上從來沒有沒有任何人,甚至任何一群人,真正知道大眾喜歡聽什麼。那身為音樂人究竟應該要如何創作作品呢?
四、音樂是包裝情感的聲音排列組合
分析托爾斯泰對於藝術的定義,簡化之後也就是「情感」與「表達」兩大面向,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之前的筆記內容「音樂人如何找到自己的藝術價值」。
群眾支持來自於透過作品而產生的情感,而音樂就只是其中一種包裝呈現的方式。矛盾的地方在於,我們無從得知群眾究竟產生了什麼樣的情感,所以如果「以滿足他人情感為目的」進行創作,反而更不可能達到目標,唯有先讓自己的情感表達得到滿足,才能以此感染其他人。
就如同嬰兒一樣,剛開始對於任何負面感受的表達方式就只有哭,在成長過程中學會的口語和肢體表達能力,才漸漸讓我們更精準的表達情感。我們在音樂生涯中所學到的一切聲響技術、演奏能力、樂理知識、創作手法等等,到最後都只是協助我們更精準表達情感的工具而已。
所以請你現在就開始研究聽覺聲響和自我情感之間的關聯,為什麼聽到這樣的聲音會讓你產生這樣的情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而你的功課就是找到自己真正想要表達的情感,以及如何透過聲音排列組合來進行表達,這會是音樂人一輩子的課題。
如果你希望創作出全新的作品風格、吸引到真正的支持者、並且獲得自我精神上的滿足,那麼這是唯一的修煉方式。而且任何人都可以現在就開始進行⋯⋯
五、你不需要完整作品就能學會大部分的事
完整作品所需要的心理和資本投入,是大部分創作者在確定自我藝術價值前無法承擔的風險。真實的情感,可能因為錯誤的呈現方式而乏人問津。而高品質的聽覺體驗或演出,也可能因為和巨星們過去已經表達過的情感重疊而不受重視。
這些必經的失敗和學習,完全沒必要透過正式作品來放大挫折,甚至能藉由最小單位創作來加速學習效果——任何獨特情感、演出能力、審美判斷等等,都能在片段式的作品中獲得實際操作心得,同時藉由社群媒體測試群眾反應。只要明確知道自己正在探索的是「情感」還是「表達」,任何能力都能藉由最小單位創作進行訓練檢討,同時慢慢累積群眾。
在擁有群眾支持之前,正式作品並不會對音樂事業帶來任何幫助。而反過來,任何你期望藉由正式作品達到的成效,都能藉由最小單位創作來達成,而且不花你任何一毛錢。
想清楚自己發行正式作品的目的——如果是為了自我實現,那麼請不要以商業角度思考投資報酬率。如果是為了獲得更多機會,那麼請先確認自己擁有和這些機會進行談判的群眾籌碼。如果是為了受到產業和老師的認可,那麼請你打消這個念頭,把錢省下來做什麼都好。
六、覺得「尷尬」代表你在正確的道路上
害怕被群體排除在外是人類的生存本能,當準備發表全新的立場和言論時,感到尷尬甚至恐懼代表你的大腦正常發揮,提醒你這個行為會為你帶來被討厭的風險。
所以我們肯定那個站出來幫助弱小抵抗霸凌的同學,尊敬質疑宗教並改變人類認知的科學家,感謝抵抗威權政府並改變時代的人權領秀,也崇拜透過作品真實流露情感、不害怕被當作怪胎的藝術家。
不論是挑戰強權、質疑既有認知、還是表達真實與脆弱,他們都堅定著自己的真實,並且克服心中的恐懼,去表達那些沒人敢說出口的「不正常」。所以我們現在才能活在自由的時代、人權的時代、科學的時代。我們所聽到的音樂,也才會慢慢從古典交響樂一路演變成現在的百花齊放。
如果在進行創作和發表作品的時候,你感受到強烈的尷尬甚至恐懼,那麼代表你正在跳脫既有的風格框架,並且正在把真實的自己放進作品,**這將會是你藝術生涯的真正價值。**相反的,如果作品沒有讓你感到尷尬,那麼請你檢查自己是不是正在復刻過去其他人已經成立的風格方向。
如果是的話⋯⋯施主聽我一句勸,苦海無涯,回頭是岸,這條路走到底是不會讓你感到滿足的,不如回去好好做服務業。
七、創作和發表新作品的恐懼永遠不會消失
終有一天,你會成為一個成功的音樂人,認識一狗票和你一樣成功,甚至比你成功數百倍的音樂人。你會發現所有持續挑戰自己、持續深入挖掘自我,並且真實透過作品呈現的音樂人,都在面對同樣的恐懼。每一次嘗試新的聲音排列組合,都會害怕自己太奇怪;每次發表新作品,都會害怕反應不如過往。這份恐懼並不會因為事業上的成功而消失,只會因為你不斷重複的面對它而變得越來越容易克服。
所以請不要認為自己還沒有準備好面對世界,因為你永遠不會有準備好的那一天。只要越早開始面對恐懼,你就能創作出更多作品、累積更多群眾、也能越早成為那個真正的自己。
如果能回到 16 歲,我希望當時的自己能早點理解這七件事,相信能避免好幾年不必要的憂鬱和自我懷疑,並且把那些重複內耗所浪費的時間、精力,拿來探索藝術創作和群眾經營。
儘管沒有過去的經歷,或許我也沒有辦法像現在一樣切身理解這些道理,但我衷心希望你不需要經歷和我同樣的黑暗暴風雨,就能看見面前的那一道彩虹。
希望今天的筆記對你有幫助,我是楊威宇,我們下次見 x
獨立音樂你問我答 || https://tally.so/r/n96d7G
更多群眾經營筆記 || https://indieisland.tw/blog
音樂人如何找到自己的藝術價值 (究竟什麼叫做才華) || https://indieisland.tw/post/24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