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定義一個成功的音樂人(我今年靠音樂賺了多少$?)
每當和圈內人聊起音樂總是少不了哀怨,不論是抱怨產業生態、感慨市場小、還是覺得自己懷才不遇,似乎很少有人圈內人會覺得音樂產業很美好,更少有人說自己在藝術創作這條路上身心靈富足。
無論我們是純粹追求藝術,還是為了名利而來,這兩條路上都找不到一個清晰的「成功音樂人」樣板。除了千篇一律「感恩惜福謙卑努力」的道德雞湯,似乎沒有人願意分享那些背後的真實經歷、以及付出的痛苦代價。
於是直到今天,那些專注藝術的人一輩子相信自己懷才不遇、那些追逐名利的人一輩子戒不掉自己的成癮問題。老師教學生,學生再變老師,這些問題就這樣一代代的複製下去,讓病態慢慢成為常態。
如果「成功」沒有清晰定義,那每次創作或發行就像買一張超出能力範圍的彩票,結果甚至連頭獎是什麼都不清楚。所以今天,我們的目標就是重新定義「成功的音樂人」,整理出音樂創作的底層邏輯,深入探討那些造成痛苦的根源,並學習如何構築一個身心靈富足的創作生涯。
不曉得你的經驗怎麼樣,但從 16 歲入行到現在 33 歲,我實在很少接觸到快樂的音樂人,尤其是那些創作自己作品、直接面對群眾的音樂人,反而放棄的人看起來開心許多。
雖然我們不會說開小吃攤的朋友想成為麥當勞、賣衣服的朋友想成為 ZARA、開雜貨店的朋友想成為 7-11,但對於一般大眾來說,「成功的音樂人」似乎和「明星」完全畫上等號。
儘管這有過去產業環境的影響,畢竟唱片經紀是以廠商活動和廣告作為主要收入,需要在短時間內利用媒體為藝人創造聲量,好讓經紀人能夠將無法量化的知名度,打包成能和廠商談判的籌碼。所以要是音樂人短時間內無法累積足夠的知名度,那麼對唱片公司來說就是把錢往水裡丟。
於是利用當紅明星的龐大收入作為資本,大規模量產一片歌手並期望賭中下一個明星,就成為了常見經營方式。
加上同在圈內的影視戲劇好朋友們,將萬分之一麻雀變鳳凰的美好故事不斷渲染放大,於是「音樂人就是想紅」的思考框架,在三代人的努力之下成為事實。
但成為明星真的是音樂人想要的嗎?快速爆紅是健康的職業養成方式嗎?成名的音樂人真的就此幸福快樂嗎?
接下來我們來深入分析,音樂人真正要的究竟是什麼?怎麼樣才算是一個成功的音樂人?
暫且先不討論錢,這點我們後面深入討論。我們就先假設溫飽不是問題,那什麼樣的條件下最能夠為音樂人帶來創作上的滿足?
回歸藝術創作的本質,同樣再一次拿出老人家托爾斯泰說的話,所謂藝術,根本上的定義就是「情感」和「表達」。
當創作者表達內心無法言喻的情感,並且透過作品表達獲得他人的認同,這就構成了藝術的基本定義。即便托爾斯泰在天之靈也會為你點讚。
然而,現實並非如此簡單。隨著年齡增長和人生經歷的累積,情感的內涵不斷變化。十年前的經典作品未必還能讓創作者感到滿足。這就是為什麼 Kurt Cobain 討厭《Smells Like Teen Spirit》、Slash 討厭《Sweet Child O’ Mine》,Thom Yorke 也討厭《Creep》。
這就是時間這兩個字對人產生的影響,夢想的美好永遠只存在於擁有之前,即使這些巨星的情感表達獲得大量認同,時間卻逐漸淡化了他們的滿足感。因此我們需要更長遠的藝術目標,才值得不斷探索與付出。
什麼樣的情感值得我們不斷追求,並且持續透過作品進行表達?
答案是自我探索。
\\\
插播一下,最近整理筆記製作成 Podcast 和影片得到的迴響非常熱烈,也感謝大家的支持,讓獨立音樂群眾經營的操作理念,能在講中文的世界擴散開來。
獨立音樂島經營到現在,我已經和好幾百個獨立音樂人進行單獨諮詢,也是聽過這麼多人的音樂故事之後才深刻理解,原來我在這條路上一點都不孤單,我自己經歷過的問題也都是大家會遇到的問題。
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夠負擔 4000 塊買我 40 分鐘的時間,於是我決定開啟一個全新的內容單元,在這個頻道上直接回答你在音樂生涯道路上所遇到的問題,也當作是一種回饋。
如果你有音樂創作、群眾經營、認同感變現的任何相關問題,請你利用下面資訊欄裡的連結進行發問,相信你的問題也能夠幫助到其他音樂之路上的同伴。
請你不要害羞,匿名發問也完全沒有問題,我會盡我所能的在這裡完整回答你。
好的,讓我們繼續回到今天的筆記內容。
\\\
一個自詡為藝術家的創作者,絕對不會因為一次成功的作品就停止創作。但如果新作品永遠只停留在生命中的某一個時間點,就無法再獲得同等的心理滿足。
聽眾隨著生命經歷的變化,對作品的情感需求也會改變。因此,創作者若一直停留在過去某個特定時期的風格或情感,就會逐漸失去與聽眾的共鳴。相反,若能夠透過作品不斷探索自我,並隨著時間演化,便能吸引到與我們經歷相似的人,甚至不斷發展出新的受眾。
我想應該很少人成年之後還熱愛聽兒歌、或是在為人父母之後還追求青春熱血。但我們卻很容易看到創作者放棄打破自己的框架,停止探索隨著時間而不斷改變的自己,不願意再為了創新而感到尷尬和恐懼,在成功之後反而選擇永遠活在過去。
於是四十多歲步入中年的巨星,仍舊依戀自己二十歲的風格,儘管技術上更加老練、品質上更加精緻,但新一代的年輕人已經擁有截然不同的時代情感,自己當年的聽眾也都已經長大,對於同樣的情感也不再和當年一樣著迷,最多就只剩下追逐回憶、追逐當年青春的自己。
我們在過去的筆記中也有討論到,音樂人最完美的受眾,就是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自己。而現在的自己永遠是三者中的首選,因為過去的自己會逐漸模糊、未來的自己無法預測,只有現在的自己是全方位的現場沈浸式體驗。
如果作品沒有反映當下的自我探索,就不會隨著生命不斷演化,也無法陪伴同一批聽眾不斷成長,伴隨他們面對新的人生課題、新的生命體驗、新的自我發掘,那麼群眾註定會漸漸離你而去。
當我們回頭看,應該要能夠透過作品看見自己的生命歷程和成長軌跡,而不是永遠沈浸在自己初戀的時候牽過學妹的手,當過校隊隊長還是校園風雲人物。
人生最大的悲劇之一,就是讓停止成長的大腦,受困於逐漸衰老的身體。
要想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創作者的作品必須具備兩點:持續探索自我,以及不斷凝聚認同感。兩者彼此相輔相成——透過創作不斷深入挖掘當下的自我情感,並且讓那些和你一樣持續在生命中成長的同類,也透過你的作品感受到更深一層的自己,以此獲得長久的創作滿足感。
如何確保自己在自我探索的道路上呢?方法很簡單:在創作和發表時讓自己感到尷尬和恐懼,這是在「情感」和「表達」這兩大面向中,保持真實和創新的最直接證據。
這份不安意味著你在真實地表達自己,反之,如果創作時不再有這種不安,往往意味著你只是複製了他人或自己過去的安全表達。
尷尬和恐懼才是你在創作之路上,真正獲得精神滿足所必須付出的代價,不論你再成功都無法逃避。
所以如果你已經財富自由或是準備退休,想要嘗試將藝術創作融入生命,那麼只要達成兩件事就可以讓你持續獲得精神上的滿足:一是透過創作持續探索當下的自我,二是藉由作品持續凝聚新的認同感。只要有本事達成這兩個條件,對我來說你就是一個幸福快樂又成功的音樂人。
不過我相信,我們獨立音樂島的聽眾應該大部分都是打工仔,不會是財富自由純粹把藝術當作雅興的資產階級。所以接下來我們再把「錢」這個因素也加入考量,那又是另一個更大、更黑暗、更常見的痛苦了。
在現實世界中,其實只要你的作品擁有凝聚認同的能力,你就能夠透過這份認同獲得收入並且建立事業。
這就是唱片經紀的根本經營邏輯,透過經紀人打包藝人無法量化的群眾認同,透過廠商的廣告和活動來進行變現。
作品核心情感價值其實根本不重要,畢竟永遠沒有人真正知道你的作品到底真不真誠,尤其在過去藝人可以透過層層工作人員把自己和群眾隔開的神秘年代。
於是看看四周,你就會發現真實世界的遊戲是完全相反的。
藝術家的健康養成路線,應該是先訓練自己在創作時「持續探索自我情感」,再進一步讓自己透過新作品「不斷凝聚認同感」,最後再將群眾的認同感進行變現。
然而不論是唱片經紀還是獨立音樂,都是為了快速變現,於是透過不斷曝光來測試群眾認同,等賺錢了之後,才回頭去考量所謂的藝術情感價值。
用完全相反的經營順序成功的也大有人在,但有一個問題:
如果群眾注意到的自己,和實際上的人格特質、價值理念、興趣愛好截然不同,譬如搖滾歌手跳了一下抖音舞、實力派演員唱了一下 cover 歌、或是祖國的中華兒女參加了一下學運演出,結果好死不死莫名爆紅,那該怎麼辦?
「沒關係!我就繼續演下去唄,反正為了生存我可以忍。」
這句話聽起來好像沒什麼問題,反正就是工作。但大部分的人或許沒有想過,生存無虞了之後呢?你還願意繼續忍嗎?你能接受作品對自己來說毫無精神價值嗎?你有勇氣承認自己過去的虛偽,重新用真正的自己面對世界嗎?你自己是賺飽了,但你身邊的人會讓你停止「繼續演下去」嗎?
很明顯這不是個健康的職業養成路線,而且本末倒置注定是個的悲慘結局,但有趣的是,這卻從頭到尾完全符合人性——
我相信社會進步到現在,應該已經很少人會教育自己的孩子要戴上面具去討人喜歡。但如果當對方拿出一把刀抵在你的脖子上,那狀況就完全不一樣了,要戴面具那有什麼問題,扮豬扮狗什麼都可以只要能繼續活下去,對吧?
在生存的威脅面前,我們的求生本能會壓倒一切人格養成、永續經營、文化傳承,更不會去在乎什麼精神上的追求,這些事情都是人在基本需求獲得滿足之後,才能夠思考的面相。
於是那些極少數吃飽喝足的音樂人,脫離生存的恐懼之後回頭看,才發現自己戴上了一副摘不下來的面具。而擺在自己面前的,或許還有好幾十年的職業生涯和壽命。
繼續帶著面具演下去,或是推翻過去真實的面對自己?這成為接下來每一天擺在眼前的選擇。
於是明星為了群眾認同而改變立場成為常態,經紀人總是幫忙擋下記者的敏感問題,同時也想盡辦法把真實的自己隱藏在低調的日常生活,種種行為都是為了讓臉上的面具輕一點,也讓早上起床看著鏡子裡的自己時,能夠少一點罪惡感。
儘管名和利已經絲毫不缺,但成為一條什麼都不能說的變色龍,真的是自己當初選擇做音樂的初衷嗎?真的會為自己感到開心、為自己感到驕傲嗎?
況且,這副面具在社群媒體時代還越來越不管用了⋯⋯
藝術家的群眾經營,就如同我們前面講到的精神價值,隨著時代演進被加入了「時間」這個因素。不再像是過去的年代,一首歌紅遍大街小巷一輩子就再也不愁吃穿,反正沒多少人看得到藝人私底下到底是不是自己想像中的樣子——不過在行動網路和社群媒體普及之後可就逃不掉了。
現代群眾經營的關鍵之一,就是和群眾「持續」進行互動,讓群眾深入認識藝術家的情感價值,進而慢慢建立起認同感。
十年磨一劍才發表的曠世巨作,再也比不上每天隨手分享自己的日常創作生活。
期望透過人格設定去和群眾互動,正是大部分人經營效率低落的根本原因,畢竟要把面具戴好也需要心理準備、也需要花時間練習。同時社群媒體也更傾向於真實粗糙的影片內容,而不是被包裝過的精美畫面——這些都大幅提高自己和群眾互動的心理門檻,也讓角色扮演的難度變得更高、時間需求變得更長。
大部分音樂人其實並不是排斥社群媒體經營,而是排斥真實赤裸的自己——於是不戴面具則害怕焦慮,戴上面具則身心俱疲。
而那些成功的極少數,不但時時刻刻謹言慎行怕面具掉下來,隨著角色扮演的時間越來越長,也更不敢提起勇氣推翻自己的過去,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說自己真正想說的話。
這正是藝術家與產業工作者最大的立場衝突:藝術創作需要突破生存上的恐懼,不斷深入挖掘自我、 ,但身邊其他討生活的人可完全不在乎你的精神追求——
「好不容易紅了還追求創新?拜託不要,我還有一家老小要養,可不是每個人都跟你一樣賺大錢,你最好抓著二十歲爆紅的風格唱一輩子,讓我們可以安全穩定的繼續領薪水。」
小時候我在滾石唱片最常聽到的,就是「等你和五月天一樣紅之後,想幹嘛都可以。」但事實上,當你真的紅了,反而更難放手去嘗試。因為你知道如果沒有身邊的團隊,就不會有今天的自己,而任何價值上的創新和挑戰,都是拿別人的生活當賭注,賭贏了你自己爽,賭輸了別人沒飯吃。
「打破框架」這種自私的行為,一個「大器的藝人」是絕對不會這麼幹的。
這也是為什麼自古以來成功的藝術家大多來自資產階級,除了人脈和資源上的差距之外,真正讓他們堅持自我藝術價值,進而創作出偉大作品的真正原因,正是因為他們從小到大根本就沒有體驗過生存上的恐懼。這在 **Dave O'Brien 教授的著作 Culture is Bad for You 裡面,也有更多相關的論述。
如果你想要藉由創作獲得精神上的滿足,那麼生存就必須與創作無關,而且最好永遠無關。畢竟只要生存這把刀抵在脖子上,求生的慾望就會剝奪所有其他堅持,迎合討好的心態馬上就會在作品中出現。
而藝術作品中的迎合與討好,就像是輻射一般,不但永久侵蝕創作者的自我價值,也讓他人一靠近就自然感到噁心。
所以如果你想要成為一個成功的音樂人,又希望能夠透過作品變現,那應該要怎麼做呢?
首先你必須找一份和作品無關的正職工作養活自己,再把閒暇時間拿來創作和經營群眾。你的作品必須要能夠持續探索自我,才能夠持續有效的凝聚認同感。
擁有凝聚認同感的能力之後,你就是一個成功的音樂人了,至於接下來要不要把這份認同感拿來變現,那也是你自己的選擇。
你不需要和古代一樣要足夠紅才能透過經紀人替你變現,現代創作者完全可以從最小的目標開始,先讓自己透過作品賺到第一塊錢,再慢慢放大成一百、五百、一千、五千、一萬,直到有一天光是來自音樂的收入就能讓你生存無虞。
在那個當下,你所有過往的作品都已經成為一部分的被動收入,就算你的新作品再失敗也不會讓你從頭開始砍掉重練。
例如小弟不才我本人,平均一萬多的每月聽眾究竟能讓我靠音樂賺多少錢呢?
2024 年上半年來自我個人作品的收入是 175578.72 新台幣,這不包含過去唱片公司時期的版稅收入,也沒有任何人給我演出機會或找我業配廣告,電視電台報章雜誌網路文章官方歌單你想得到的宣傳管道我全部都沒有,純粹就是我來英國改做電子音樂之後,百分之百來自的群眾收入。
其中的串流收益是 44114.03,Bandcamp 下載收益是 1144.45、Paypal 自由樂捐賺了 9232.13,最後是商品收入 121088.11。
而且我 2024 上半年根本一首新歌都沒有發,這十七萬幾乎可以算是意外收入,雖然說這已經高過台灣的最低薪資,但是要讓我在倫敦這個地方生活是不可能的。
刻意讓自己的生存主要收入和作品切割,是因為我了解面對生存的那股恐懼,是自己無法克服的巨大障礙,它將會永遠阻止我真實表達情感,永遠阻止我勇於嘗試創新。
很多人說我到底哪來的自信,每月聽眾一萬多還敢出來教群眾經營。我想我的自信,來自於我親眼見過太多比我成功的音樂人,不論是華流巨星還是獨立天團,每個人內心反覆循環的那種無助和掙扎,一般人根本看不見,看得見的人也不可能會告訴你。
這些痛苦只會出現在發了又刪刪了又發的私人 FB,或是出現在怎麼戒都戒不掉的成癮習慣或羞恥行為,直到最後被媒體爆料、甚至暴斃或輕生。
與其當一個看不到痛苦盡頭的職業面具音樂人,我寧願當個開心自在的一般人,用我自己的步調持續做我想做的音樂、探索自己的人格、療癒自己的創傷,然後發現原來這些作品可以啟發到其他人,還能順便賺外快。
這才是我們獨立音樂島所定義的,成功的音樂人。
如果你問我,一般人如果想要成為成功的音樂人,最理想的養成步驟是什麼?以下會是我最誠實的回答,也當作今天這份筆記的總結:
找一份和作品無關的收入養活自己,再把閒暇時間拿來創作和經營群眾。
透過作品去表達、或療癒現在的自己,並且持續發表。
提起勇氣,持續面對創作和發表時的尷尬和恐懼。
利用串流或電商工具將群眾認同感進行變現,靠音樂賺進第一個一塊錢。
持續累積作品和群眾認同感,並持續放大作品收入。
作品收入足以讓生存無虞之後,再考慮是否辭掉其他工作。
只要你依照這幾個順序去培養能力,那麼到最後誰也無法撼動你的作品價值,世俗名利的誘惑也不再那麼難以抗拒,你也能持續透過創作來獲得精神上的滿足。
我理解正在看這段影片的你,或許認為自己為了生存必須忍,也看著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在忍。但事實上在藝術的世界,抵抗我們自己動物性的生存本能,去做精神上更健康的選擇,才是真正效率更高,並且能夠永續發展的正確方式。
而其中更細節的實際操作方式,你可以從下面的連結,參考我們獨立音樂島的群眾經營相關課程,也可以和我本人預約單獨諮詢,讓我針對此時此刻的你提供量身打造的建議。
希望今天的筆記對你有幫助,我是楊威宇,我們下次見。
獨立音樂你問我答 || https://tally.so/r/n96d7G
更多群眾經營筆記 || https://indieisland.tw/blog
簡單找到任何人的目標受眾 (究竟什麼叫做「才華」?) || https://indieisland.tw/post/240802